为深化校园安全建设,提升学生骨干应急处置能力,水利工程系于3月23日上午在实训楼安全教育基地举办学生安全信息员专项培训。本次培训以“理论+实操+科技”三位一体模式,融合安全标志辨识、电子消防实训、急救技能训练及VR 沉浸式体验四大核心模块,来自全系各班级的100余名安全信息员参与实训,切实筑牢校园安全“青春防线”。
标志辨识:解码生命的“无声语言”。无论是鲜红的禁令标志还是醒目的警示三角,每个图形都是无声的安全宣言,安全信息员们认真学习这些安全标志的含义与作用,让安全理念深入人心,更好地预防潜在风险。

消防实训:模拟淬炼应急能力。“提—拔—握—压!对准火焰根部喷射!” 在智能消防实训舱内,学生们手持电子灭火器,依次完成电气火、油盆火等5类模拟火情处置。设备实时反馈操作规范度,对“未拔保险销”“站位失误”等高频错误自动标记。通过重复练习,让灭火器操作从“纸上谈兵”变为“肌肉记忆”。

急救技能训练:守护黄金四分钟。“按压深度5-6厘米,频率100-120次/分钟”,在心肺复苏实训区,学生们两两搭档完成CPR全流程。安全信息员就是校园急救的“第一响应人”,今天的训练让同学们掌握了AED 除颤、海姆立克法等“救命技术”。

VR 沉浸体验:锻造实战场景思维。“前方实验室气体泄漏!请选择处置方案!”戴上VR 眼镜,学生瞬间“穿越”至高危场景:宿舍违规电器起火、食堂油锅爆燃、运动场馆突发心梗……通过 360°沉浸式交互,参训者在虚拟空间中完成风险识别、应急决策、协同救援全链条操作,VR 让“不可能”的极端场景变成“可练习”的模拟战场。

安全信息员是校园安全的“神经末梢”。本次培训不仅教会大家“灭火器怎么用、胸部按压怎么做”,更培养了他们“隐患怎么查、风险怎么判”的系统思维,将安全意识融入专业学习,把他们培养成为“懂安全、会应急、能担当”的新时代大学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