暑假期间,经济管理系“柳”启未来实践团深入临沂郯城、临沭两地开展“柳韵悠长编织未来,守护传统文化根脉”为主题的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,旨在推动柳编文化的传承与产业发展。
1.拜访非遗传承人,探寻柳编文化精髓
纤细的柳条,灵活的手法,不到5分钟,一个精致的柳编葫芦就诞生了……在国家级非遗项目、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(临沭柳编)代表性传承人杨进邦工作室,正在进行柳编现场教学,经济管理系“柳”启未来实践团成员们目睹了杨进邦先生的柳编“绝活”。
40余年指尖不离柳条,坚持作品质量精益求精,传授技艺分文不取,杨进邦先生用心用情践行传承柳编文化使命与诺言。“为了让柳编文化被更多人知晓,我遇到什么不会的便一点点去学,年轻的时候学习设计图纸,了解怎么参加出口交易会,怎么规范记录产品的价格。别看我现在这么大了,但是我自己学着做PPT、制作Word文件。”杨进邦先生向同学们展示当年的柳编设计手稿、参加进出口交易会的凭证以及产品的价格纪录,泛黄的纸页见证着杨进邦的柳编从业史,也见证着柳编的传承史。
实践团深入了解了柳编的历史渊源、技艺特点和文化价值,对柳编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。同学们表示,乡村振兴道路上产业是支撑,把柳编产业发展为人民致富的新业态,不仅是活态的文化传承,也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,大家将把所学所得融入到接下来的实践中,为柳编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2.倾听手艺老人故事,感受柳编生活智慧
“传统柳编像锄地一样,几乎家家户户都会”,实践团成员们来到临沂郯城县李庄镇,和靠柳编谋生的手艺老人聊起了家常。在郯城县李庄镇各村落,几乎家家门前都整齐摆放着金色脱皮柳条。
老人们用质朴的语言讲述了自己与柳编相伴的生涯,以及柳编技艺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。
但是在交流过程中,实践团成员了解到柳编技艺虽然在当地有着深厚的根基,但也面临着一些传承与发展的挑战,如传承人老龄化、学习周期长、产品单一、生产资源减少等问题,同学们表示未来通过加强技艺传承与保护、推动产品创新与升级、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措施的实施,为柳编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。
3.柳编企业实习体验,创新传统贯通融合
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柳编产业,实践团成员还在临沂七薇工艺品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实习。期间,他们不仅参与了柳编产品的制作设计过程,从选材、编织到成品,深刻体会到柳编技艺的精湛与细腻。同时,他们还在市场、销售、物流等岗位实践锻炼,了解柳编产品的销售渠道以及物流运输等环节,全面掌握了柳编产业的运作流程,学会如何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、市场需求相结合,为柳编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。
4.推动柳编走进校园,播种文化传承希望
实践团还走进幼儿园,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柳编科普活动。他们通过种类多样的柳编制品、结合生动有趣的方式,向孩子们介绍了柳编的历史、技艺和文化价值,激发了孩子们对柳编文化的兴趣和热爱。这不仅是一次文化的传递,更是为柳编文化的传承播下了希望的种子。
通过这次暑期“三下乡”实践活动,“柳”启未来实践团深化了对柳编文化的理解和认识,也为当地柳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力量。他们表示,未来将继续开展柳编技艺进社区、进校园的活动,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到柳编文化的传承中来,同时将继续关注和支持柳编文化的传承与发展,与当地柳编艺人建立长期合作关系,讲好柳编故事,壮大柳编产业,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。